超商「幽灵包裹」诈骗,防诈4步骤。(刑事局提供)
警政署165打诈仪表板数据统计,今年9月份网路购物诈骗报案件数高达3625件,为各类诈骗手法之首,而近年网购诈骗案件经分析,尤其以超商「幽灵包裹」手法最为猖獗;本月一名谢姓民众就因此被诱骗前往超商花费千元收取防晒霜包裹,经询问亲友才发现均无人购买或寄送该商品,受骗上当。刑事警察局今呼吁民众应多小心此诈骗手法,避免掉入陷阱。 刑事局表示,本月初,该谢姓男子报案指称自己收到一则简讯通知称「网购商品已送达超商」,由于当时工作繁忙,一时不确定是否曾在网路上购物,误以为是家人代订的商品,遂前往超商付款一千余元取货;取货后,经打开包裹发现内容物为防晒霜,事后向家人及朋友查询,惊觉均无人购买或寄送该商品,这才发现自己遇上「幽灵包裹」诈骗。 请继续往下阅读...
刑事局表示,如遇到这种诈骗情形,目前4大超商都有客服专线或申诉平台提供申请退款、退货管道,民众即使在超商已付款领取不是自己购买的商品,只要透过超商线上申诉平台或客服中心立案,便能有效让损失降到最低。而超商退款流程皆需保留完整包装、缴费凭证与包裹单据,民众取货后,应先尽量保留完整商品外箱寄件资料,以厘清寄件者资料,便于提供超商、货运业或集运商进一步处理。 刑事局表示,若民众怀疑收到诈骗包裹,应立即采取下列步骤处理,包括务必于取货后7天内提出申诉;申请退款时,请完整保留包裹外箱及寄件资料;若为未订购的「幽灵包裹」,取货前请先确认购物清单与家人,并拒绝取货;如果对购物有疑虑,可先透过包裹上的寄件人资讯进行查询,协助辨别真伪。 另提醒民众,诈骗包裹多由国内外不明卖家透过境外电商或社群平台接单,再委托货运报关与物流配送,消费者取货开箱后始发现受骗,在网购或取货前,留意以下3点能有效降低受骗机率:1.未订货请勿取件:对于来源不明或非本人订购的包裹,应直接拒收。2.提高警觉网购陷阱:网购时,慎选购物平台,选择有良好商誉的拍卖平台购物,若卖家仅提供E-mail、Line ID或海外联络方式,极可能为诈骗。3.付款前再次确认:于付款前应再次确认订单明细、金额及寄件人资讯正确再取货付款。 ☆自由时报电子报提醒您,防诈骗专线︰165,报案专线︰110☆
文章来源:自由时报
|